敦煌戈壁徒步札记

川道户外顾
2025-07-04

  当敦煌的夜风卷着沙砾撞击帐篷,发出细碎的呜咽声时,我正攥着睡袋边缘数心跳。青白的天际线在凌晨四点漫开,这是四天三夜戈壁征途的第三个黎明,也是我第三次在旷野中等待破晓。

  鞋跟陷进细软沙地的瞬间,石英砂在晨光里迸溅如星屑。领队说这片盐碱地曾留下张骞的马蹄印,驼铃与马蹄声在沙粒间沉睡千年。起初总忍不住想象玄奘西行的景象,直到正午阳光将影子压成薄片,才明白戈壁从不需要怀古——它只用47℃的地表温度与八级狂风,让人看清脚下的路。

敦煌戈壁徒步札记.jpg

  穿越雅丹群那日,风突然撕下温柔面具。沙粒从敲打防晒帽演变成呼啸的沙墙,将队伍吹得七零八落。我死死攥住登山杖,看"狮身人面"雅丹在沙尘中时隐时现,宛如被时光啃噬的巨兽残骸。此刻终于懂得,为何莫高窟的匠人要在崖壁上凿刻佛国——当自然伟力压得人喘不过气,总要找个地方安放敬畏。

  第三日的盐碱地堪称哲学课堂。白色的盐壳在脚下脆响,像踩碎满地月光。视线被单调的白与蓝填满,连时间都失去刻度。同行大姐突然蹲下,指着盐壳下的枯草低语:"这草的根须,比我们走过的路还长。"话音未落,那丛枯草竟在风中摇出细碎的绿,在绝境里挣出三分生机。

  抵达古丝路遗址时,夕阳正把夯土城墙染成赤金。箭孔的豁口像历史留下的叹号,陶片在暮色中拼出半只汉代粗陶碗。我坐在残垣上喝水,看风沙漫过脚踝,突然想起领队那句:"戈壁不会记住谁走过,但走的人会记住戈壁。"

  回程大巴上,晒脱皮的肩膀与磨破的鞋底成为共同勋章。有人说这是自虐式旅行,可当雅丹群渐行渐远,我摸着口袋里的风蚀石,分明感到一种奇异的充盈——就像戈壁的风,带走了都市的浮躁,却留下了比脚印更深刻的生命印记。

  所谓徒步,不过是借一段路让灵魂在风沙中沉淀。当脚掌踩在时光的褶皱里,听风裹着千年故事掠过耳畔,看雅丹如凝固的浪涛奔涌向天际,终于懂得:真正的修行不在深山古寺,而在脚下这片能照见本心的土地。

  这个秋天,敦煌戈壁等你来赴一场硬核之约。四天三夜,25公里雅丹秘境、30公里盐碱考验、28公里丝路遗迹,用脚步丈量千年沧桑。你会在凌晨的帐篷里听星子私语,在正午的盐碱地遇绝境生机,在夕阳的烽燧下与自己和解。这不是旅游,是用汗水兑换的成长印记——终点有庆功的葡萄美酒,路上有同袍的鼓励目光,而你,只差迈出那第一步。